CZ称国家间将掀比特币竞赛,后入者将处劣势
2025年8月5日,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人物、币安前首席执行官赵长鹏(CZ)在一次采访中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言论。他表示,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正在积极建立加密资产储备,尤其是在比特币方面的投入显著增加。这一趋势预示着,一场围绕国家级加密货币采用的“竞赛”即将到来,落后于这场竞赛的国家可能将面临不利局面。
CZ指出,那些目前尚未采取加密资产储备策略的国家,在未来可能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货币。原因在于,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如果率先大量购入比特币,其市场稀缺性将推动价格持续上涨,而后进入市场的国家则会因为购买成本增加,能够获得的资产数量相对减少,从而在全球金融竞争中失去一定优势。
他表示:“我认为我们将看到一场国家采用比特币和主流加密货币的竞赛。”这番言论不仅在加密圈内引发广泛关注,也被认为是对当前全球货币政策、主权储备体系以及地缘金融格局的一种警示。随着美元信用体系面临挑战、法币贬值风险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外汇储备结构,将比特币视为“数字黄金”般的资产进行储备配置。
事实上,已有迹象表明,部分国家和主权基金正在加速加密资产布局。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通货膨胀和外汇短缺压力下,已开始尝试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进行测试性部署,而个别国家如萨尔瓦多更是将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意图借助区块链和加密资产提高金融自主性和国际竞争力。
CZ的观点也引发了关于“加密资产是否将成为未来国家储备新标配”的更广泛讨论。过去,黄金是主权国家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今,随着数字化资产价值逐步被主流接受,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货币有可能成为新一代战略储备资产的一部分。这一转变不仅涉及金融技术的革新,更关系到全球货币体系的重构与国家间力量的再平衡。
此外,CZ所说的“国家间的比特币竞赛”也可能促使各国在相关政策、监管和技术基础设施上加快动作。为了抢占先机,各国政府或将进一步推动加密货币的合规发展,鼓励本土加密经济发展,并建立本国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以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总而言之,CZ的这番发言不仅道出了当前全球金融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的趋势,也为尚未参与加密储备竞争的国家敲响了警钟。随着比特币等加密资产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谁能率先布局、稳健管理,将可能在下一轮全球金融博弈中掌握更多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