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道者」到「收割者」:Galaxy 的「拉高出货」艺术
撰文:Daii
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布道者」和「收割者」之间的距离,往往只隔着一道细得几乎看不见的线。
这条线,叫做「信任」。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布道者,就是MikeNovogratz,一位曾经的高盛合伙人,纽约联储顾问,如今是GalaxyDigital的创始人兼CEO。他以无与伦比的激情和坚定的信念,通过多样的方式向全世界传播加密货币的愿景,成为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声音。
GalaxyDigital,被誉为「华尔街最懂加密货币的机构」,不仅管理着数十亿美元的资产,还在整个加密行业享有极高的声誉。无数投资者因为信任Novogratz和Galaxy而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自己的资金,梦想着抓住时代的机遇,成为那幸运的一员。
然而,有时候「信任」却成了致命的陷阱。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原本应该在上周和你分享,但突如其来的中美关税战,迫使我们临时插播了一期有关美元霸权裂解和去中心化稳定币崛起的话题。虽然那些宏大的叙事关乎全球格局,但对于普通的投资者,今天这个故事也许更为重要。
如果你曾经在Luna的投资中血本无归,也无需过度自责。因为,并不是你缺乏判断力,也不是Luna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而是你根本不知道,那位天天鼓动你「坚持信仰」的人,在你高位买入的时候,早就悄悄清空了他的筹码。
你更需警惕的是,这样的收割戏码从未谢幕,只是换了场景与演员。几乎每一次的「信仰狂欢」背后,都有无数散户在为一小撮人精准计算的出货策略买单。
或许你会愤怒,甚至试图讨回公道。但事实的残酷之处就在于:除非你能够清晰地证明这些KOL(KeyOpinionLeader,关键意见领袖)或机构的诈骗意图,否则你遭受的损失几乎不可能追回。
因为法律界定诈骗的门槛极高,你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不仅知道项目存在巨大风险或虚假信息,而且还怀抱着明确的恶意,故意误导你入场,以方便他们在高位套现。
然而,现实总是比理论更复杂。KOL们精明地回避了法律的红线,他们口中说的永远是模棱两可的「看好」、「潜力巨大」、「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只要他们的语言足够模糊,出货动作足够隐蔽,那么想要定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就是KOL式收割最厚的遮羞布——动机难证,主观无据。
但你一定会好奇:既然这么难被发现,Galaxy的CEOMikeNovogratz为什么最终还是「翻车」了呢?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位关键人物——纽约州总检察长,以及一部特殊的法案——《马丁法案》。正是由于这部法律,准确说是法条的存在,纽约州总检察长无需证明明确的诈骗意图,就能展开调查,揪出隐藏在「信仰」背后的精致骗局。Galaxy是第一个被抓包的,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关于马丁法案我们曾经有过非常详细的介绍,这条曾经让特朗普集团罚款4.5亿美元的法案,如今开始剑指币圈了。英文版
在看完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这份长达44页的文件之后,我不得不感叹:如果没有那条号称「美国最狠证券法案」的制约,就没有纽约州总检察长的深入调查。我们也就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Luna这场价值400亿美元的泡沫破灭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精密、如此高明的机构出货剧本。
我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对于你来说,不只是一个起伏跌宕的金融故事,更是一条条与KOL和机构保持距离的警示录。
接下来,我们首先去弄清楚Galaxy与LUNA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1.Galaxy如何与Luna「结缘」?在开始讲这个惊心动魄的「出货故事」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一个主角——Galaxy到底是什么来头。
1.1Galaxy是谁?GalaxyDigital,全名GalaxyDigitalHoldingsLtd.,注册在开曼群岛,业务总部设在纽约,由一位在华尔街摸爬滚打数十年的大佬创立:MikeNovogratz。
他是谁?前高盛合伙人,曾在纽约联储担任投资顾问委员会成员,早在2013年就开始涉足比特币,是最早公开力挺加密资产的「机构级信仰者」之一。你在CNBC、彭博社、FinancialTimes看过的关于「比特币的未来」,大概率都绕不开他的名字。
2018年,他创办了Galaxy,旗下管理超过50亿美元资产,遍布全球的123家附属公司,涵盖做市、风投、交易、托管、研究……几乎是一家「加密界摩根士丹利」。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行业需要一个「最像华尔街」的代表,那一定是Galaxy。很显然,Galaxy是Luna的最佳合作对象,没有之一。
1.2Luna是什么?现在我们来了解故事的另一位主角:Luna。
Luna是由TerraformLabs公司于2018年发行的一种加密货币。这个项目由韩国人DoKwon创办,注册在新加坡,核心目标是打造一个「算法稳定币+主币」的双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由几个部分构成:
Terra区块链:交易发生的底层账本;
Luna:平台的原生代币,用于治理、质押和调节稳定币供需;
TerraUSD(UST)和TerraKRW:所谓的「稳定币」,声称锚定美元与韩元;
CHAI:一个韩国的支付App,用来宣传「真实世界使用场景」。
听起来很炫对吧?但问题是:它的「稳定机制」完全依赖市场行为,一旦UST脱锚,Luna就会陷入「死亡螺旋」。UST本质上是一种算法稳定币,直到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上一期《关税是刀,货币是盾》里面就稳定币有更加详细的分析介绍,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你需要注意上面提到的CHAI这个支付系统,它与中国的支付宝、美国的PayPal有点类似。DoKwon是CHAI的联合创始人。也正是因为这个现实世界连接点的存在,让Galaxy有了拉高Luna的重要素材。
说白了:Luna背后是一个创新的金融工程,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但是,DoKwon觉得这个故事已经足够精彩了,他需要找到一个「西方代言人」,帮他把这个故事讲给美国人听。
1.3「结缘」:西方代言的交易剧本时间来到2020年,DoKwon明白,要想让Luna爆红,光靠韩国炒家和白皮书远远不够。他要在西方市场打开知名度,他需要一个「可信」的品牌背书。于是,他们找到了Galaxy。
2020年8月,Terraform向Galaxy抛出橄榄枝,提出一个交易建议:Terraform希望Galaxy能当他们的倡导者,只要Galaxy的CEO愿意发声推广Luna,我们就可以给你们更好的投资条款。
Galaxy内部马上讨论起来了。他们早就注意到Terraform的技术,也意识到这个项目背后有庞大的资本需求。2020年10月27日,双方最终敲定交易,见下图:
Galaxy投资400万美元;
以每枚0.22美元的折扣价,购买1851万枚Luna;
每月解锁1/12,可以随拿随卖。
注意:当时市场价是0.31美元,Galaxy拿到了30%折扣,而且没被强制锁仓。这可不是「天降好价」,这是他们用代言、宣传、站台换来的交易权。
这背后隐藏的潜规则是:只要你愿意「说点好话」,我们就让你「快点解锁」。Galaxy笑纳了这一切,甚至在内部Memo中写道,Terraform在美国市场没知名度,靠我们推才能让人相信它的经济活动是真的,详见下图红框中的文字。
于是,从2020年11月起,Galaxy开始有计划地在播客、推特、访谈中「提及」Luna,价格开始抬头,交易量快速扩大。这个节奏,持续了整整一年。
1.4小结:狼狈为「钱」Galaxy与Luna的结缘,不是因为「理念契合」,也不是因为「技术领先」,而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利益交换」:
Terraform提供折扣和解锁特权;
Galaxy提供流量、信任和包装;
双方达成隐性共识:你负责做局,我负责喊单,谁也别说破。
从结果看,这段「合作」非常成功:
Luna的价格从0.31美元涨到最高119美元;
Galaxy获利超过数亿美元;
散户在高位接盘,随后踩进「死亡螺旋」。
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化出货剧本」,但是,它并没有违反传统的证券法条文,这也是众多KOL位Galaxy喊冤的原因所在。但在《马丁法案》面前,这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诈骗,因为你言行不一,一边拉高一边出货,这就是市场操纵,就是非法。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Galaxy才愿意支付2亿和解金,来换取纽约州总检察长的调查「中止保证」,见下图。
为了剖析Galaxy的拉高出货手法,我认真阅读了这份长达44页的文件,下面我将逐一为你拆解。
2.Galaxy是如何拉高出货的?接下来,我们就要揭开Galaxy如何一边高喊「信仰」、一边精准抛售筹码的「出货艺术」。在深入拆解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之前,我必须客观地为Galaxy和MikeNovogratz讲几句公道话,以免让你误以为Novogratz只是个「无耻之徒」。
你可能并不知道,早在2013年,当整个华尔街还在集体嘲笑比特币时,Novogratz已经真金白银地投身其中。他不仅公开买入比特币,还在主流财经媒体上公开表示看好加密资产,力挺这场「金融革命」。更确切地说,他在2013年便预测比特币价格将显著上涨,2014年又通过众筹投资了尚处在萌芽阶段的以太坊。他曾表示自己20%的净资产都投进了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在当时保守谨慎的华尔街圈子里堪称惊世骇俗。
截至2024年,Galaxy公开投资的项目多达72个,涵盖Polygon、Bitfarms、Celestia等头部加密项目,累计投资额达到数十亿美元。尽管Circle(USDC发行方)和Bitwise(加密ETF发行人)并未直接公开Galaxy的投资记录,但Galaxy在生态合作和咨询服务方面的积极参与,仍然为加密行业整体生态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换句话说,你今天能在Coinbase买币、用USDC稳定币进行转账、以太坊ETF获批,这背后确实离不开Galaxy在早期市场不确定阶段所贡献的力量。Galaxy并不是所谓的「收割外来资本」,而是真正长期陪伴行业成长的「老派玩家」。
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揭露的「出货事件」令人唏嘘的原因所在。因为,以Galaxy长期积累的市场信誉和资源优势,他们本完全可以选择更加透明、合法的方式盈利,而不是陷入如今这般备受诟病的「灰色出货」泥潭。
可惜的是,Galaxy最终没有抵挡住诱惑。他们陷入了自己设计的陷阱,选择了这样一种高明却不道德的盈利方式——拉高出货。
接下来,我将详细为你拆解Galaxy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操纵市场情绪,以高超的手法完成出货套现的。
2.1小试牛刀:第一次「喊单出货」尝试故事从2020年底讲起。
Galaxy签订的那笔协议,每个月都能解锁1/12的Luna。Novogratz作为华尔街老手,自然明白要赚快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边喊边卖」。
2020年11月11日,就在Galaxy还没收到第一批Luna时,Novogratz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为Luna站台了。在知名播客Nugget’sNews上,他告诉听众,他最近买了一堆Luna,它是一家韩国的支付公司,有点像信用卡公司,用户用它可以获得折扣。详见下图。事实上,这根本不属实,Luna并没有现实使用。
几天后的11月14日,有网友在推特上提问:哥们,推荐点币吧?Novogratz立刻回复:$luna。见下图。
进入12月,Novogratz发推称:韩国的支付应用Chai已经拥有每天8万活跃用户了,$LUNA大有可为!结果当天Luna的日交易量从2750万美元瞬间跃升到6900万美元,市场热度一下子就点燃了。
就在当天,Galaxy收到第一批解锁的Luna:154万多枚。这位「体面的」华尔街老炮儿却告诉内部团队:别急着卖,他的规矩是,发完利好推特后3天内不出货。
两周后的12月16日和17日,Galaxy就以每枚0.50到0.52美元的价格全部抛售掉这批Luna,初次「喊单出货」完美收官。
说回刚才的「拉高3天内不出货」,听起来很讲究吧?不过,就连这条自定的规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在金钱的洪流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2.2回本之战:Bloomberg的神助攻Galaxy显然对「喊单出货」上瘾了。但要想快速实现盈利回本,他们还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这一次,他们选中了主流财经媒体——彭博社。
2021年1月,Galaxy主动联系彭博,提供了一份包含虚假数据的新闻稿,声称:
Terranowhasthethirdhighestnumberoftransactionsofallblockchains(afterBTCandEthereum)andisgenerating13MUSDinfeesannually.TerraKRWtodaypowersCHAI,oneofthelargeste-commercewalletsinKorea,whichhostsover2millionusersandgenerates$1.2billioninannualizedtransactionvolume.
译文:Terra已经成为全球交易量第三大的区块链,仅次于比特币和以太坊,每年创造1300万美元的手续费收入。Terra的韩元稳定币(TerraKRW)支持了韩国最大的电商钱包之一CHAI,拥有200万用户,年交易量达到12亿美元。
而真实情况是,Chai的交易根本没用到Terra区块链,所有支付依然用的是韩元,根本与Luna和TerraKRW无关。那么,Galaxy与Terra为什么一定要造假,一定要用Chai这个道具呢?因为没有了Chai做后盾,这个故事就没有想象力了。
2021年1月26日,彭博社发表了题为《NovogratzInvestsinCryptoStartupServingMillionsinKorea》(Novogratz投资一家服务数百万韩国人的加密初创公司)的重磅报道,Luna的价格立刻从0.89美元飙升到1.23美元。
CoinTelegraph以」LUNAdoublesinpriceafter$25millioninvestmentbyGalaxyDigital「(GalaxyDigital投资2500万美元后,Luna价格翻倍)为题进行了报道,引发市场疯狂追高。
就在彭博报道的几天后,Galaxy再次出货,2021年1月30日,抛售了154万多枚Luna,每枚价格高达1.47美元。此时,Galaxy已经成功回本了最初投入的400万美元。
这场仗,打得干净利落,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出货艺术。
2.3变本加厉:纹身与虚假数据的组合拳回本之后的Galaxy,更加肆无忌惮了。他们开始放大招。
2021年3月,Novogratz在推特上喊话:如果Luna涨到100美元,我就去纹一个Luna的纹身!这种直击人心的个人承诺,迅速引起圈内轰动。
与此同时,Novogratz继续混淆Chai与Terra之间的关系,让人们一次次误以为Terra区块链拥有强大的现实应用场景。比如:
2021年4月26日,Novogratz在播客中称:韩国6%的支付已在用Chai。
5月21日,他进一步夸张到:韩国已有7%-8%的支付通过区块链的Chai进行。
6月22日,他又说:韩国8%的支付全都在用Chai支付。
9月13日,他在巴克莱全球金融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现在9%的支付是通过Luna区块链完成。
但,Chai实际只占韩国全部交易总量的1%不到,而且Chai也并不是Terra区块链支持的,与Luna更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些数据完全虚假,但效果立竿见影,每次发言后Luna的价格都大涨,而Galaxy每次也都毫不犹豫地趁机抛售筹码:
2021年5月初,以每枚最高18.60美元的价格卖出130万枚Luna;
6月4日,抛售近179万枚,每枚价格约6.91美元;
8月初,再度出手161万枚,价格区间达到12.19-14.79美元。
到了2021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Luna真的涨到了100美元!Novogratz信守承诺,晒出一张手臂上的Luna纹身照,引发整个社交媒体的狂欢。
然而,边纹身、边出货的Galaxy,毫无停手之意。圣诞节当天,他们就开始以96.96美元抛售Luna。此后的2022年1月初,Galaxy更是在高位90美元左右连续大量卖出,累计套现数千万美元。
你能想象吗?当Novogratz发出那张手臂纹身照片时,背后的交易员正在迅速敲击键盘,将Luna筹码疯狂抛向狂热的市场。
2.4最后的疯狂:一边喊」Keepthefaith,一边大规模出货2022年新年伊始,Galaxy与Novogratz开始上演最后的疯狂。
1月5日,当Luna从100美元高位滑落至80美元左右,市场情绪开始动摇时,Novogratz再次登场。他在推特安慰焦虑的投资者:市场大涨后,总会盘整一下,100美元只是一个象征数字。耐心点,Luna就一定会上涨。Keepthefaith(坚持信仰)!
这句著名的」Keepthefaith「仿佛是一针强心剂,数以万计的Luna持币者再次燃起希望。然而,同一时间Galaxy的操盘室却正上演一场截然不同的场景:
1月5日,Galaxy大举抛售超过16万枚Luna,价格区间在77.51-84.80美元之间,当日套现约1358万美元;
紧接着1月6日至1月7日的两天时间内,Galaxy再次毫不犹豫地卖掉超过52万枚Luna,总金额接近4000万美元;
1月10日至1月13日,短短四天时间内,Galaxy又连续出货近68万枚Luna,再次套现超过5000万美元。
在Novogratz那充满热情的」Keepthefaith「声音中,仅仅一周,Galaxy已经悄悄卖掉超过130万枚Luna,累计套现高达1.04亿美元!与此同时,他们并未向公众透露任何出售行为,仍旧保持着」信仰加持「的人设。
更荒诞的一幕发生在1月15日。当Luna跌至87美元左右时,Novogratz再次在推特上幽默地转推那张」ViejoLobo「(西班牙语意为老狼)的图片,调侃道:他在Luna社区里的定位,仿佛是在暗示自己是一只经验丰富的老狼,稳坐钓鱼台。
然而,就在发完推文后短短一个半小时内,Galaxy又迅速出手13276枚Luna,精准捕捉短暂反弹,套现115万美元。
随后的一周,Galaxy更是近乎疯狂地抛售了超过110万枚Luna,价格不断走低,从69美元一路卖到48美元。
尽管如此,Novogratz依旧高喊Keepthefaith,鼓励追随者坚持持有,仿佛这只是正常的市场调整。
2.5小结:狂欢之后,满地鸡毛Galaxy与Novogratz在Luna上的最后的疯狂,完美地诠释了何谓机构出货艺术。
表面上,他们始终扮演着忠诚的加密布道者,鼓舞人心地喊着」信仰「,甚至不惜身体力行地在手臂上刺下Luna图腾。
然而在聚光灯背后,他们却精心布局,大规模且持续地抛售Luna,直到仓位几乎清空。
这场游戏的终点是注定的。2022年5月9日,当TerraUSD(UST)彻底崩溃,引发Luna的死亡螺旋,Luna的价格在短短三天内从65美元急速跌至0.004美元,400亿美元的市值灰飞烟灭。
但此时,Galaxy早已安然离场,账面上仅剩下区区2060枚Luna,价值不足10美元。
接下来,轮到我们该反思了。
3.你能躲过这场骗局吗?在看完Galaxy这个跌宕起伏的拉高出货故事后,或许你的内心早已升起了一个迫切的问题:如果我再聪明一点、再谨慎一点,能不能躲过这场骗局?
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用客观的态度,基于事实与数据,逐步拆解隐藏在这种骗局背后的蛛丝马迹,以及普通投资者到底具备哪些优势和弱势。接下来我们分别从为什么能和为什么不能两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3.1为什么能?实际上,如果你能保持足够的警惕,拥有足够的常识和耐心,是完全有可能躲过Galaxy精心编织的」拉高出货「骗局的。
第一,夸张数据的蛛丝马迹
细心的投资者只要稍微做一点功课,就能够察觉到Galaxy和Novogratz在宣传中使用的数据存在严重的夸大甚至虚假成分。
例如,Novogratz一次又一次地强
2021年4月,韩国6%的支付已经通过Chai进行。
5月21日,这个数字变成了7%-8%。
到9月,Novogratz更大胆地宣韩国9%的支付全都使用Luna区块链完成。
但实际数据如何呢?据Chai官方数据(可通过Chaiscan等渠道查询),Chai的支付交易量在韩国支付市场的占比始终不足1%。并且Chai实际上从未真正使用过Terra的区块链结算交易。
如果你稍微查一下Chaiscan数据,就会发现这些所谓强大应用场景都是空中楼阁。也就是说,你只要稍微留心,就能轻松发现Galaxy的宣传中存在极大的数据偏差与误导成分。
第二,长期套现迹象明显
另一个可供识别骗局的重要线索,就是Galaxy每次公开喊单之后的市场表现。
我们以2020年12月3日为例,当Novogratz在推特上宣布Chai拥有8万日活用户时,当天Luna的交易量迅速从2750万美元暴增至6900万美元。
而就在短短两周后,Galaxy迅速清空手上第一批Luna,价格大致在0.50美元左右,实现快速套现。
再比如2021年1月30日,就在彭博社报道Galaxy投资Luna后的短短几天内,Galaxy再次迅速清仓154万枚Luna。这种出货时间与宣传利好极为接近,每次都是价格刚刚拉高后立即套现。
这种规律性出货,在后续每个月都重复出现。只要你稍微关注链上数据或Luna流通量,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大户定期减仓的迹象,从而推断背后的操盘手可能存在结构化出货意图。
第三,过于夸张的个人背书
第三个可以帮助你躲过骗局的信号,就是Novogratz明显夸张的个人背书。
Novogratz说:Luna达到100美元,他就去纹一个Luna的纹身!这种个人承诺固然能带动情绪,但也过于夸张与明显,反而暴露了操盘者迫切希望拉动市场情绪的动机。
真正专业的投资者、机构投资人,通常不会在公开场合做出如此明确的市场承诺。当市场出现类似戏剧性承诺或过于极端的喊单时,谨慎的投资者应该提高警惕,避免盲目跟风。
3.2为什么不能?
然而,理性分析之余,我们也必须承认,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躲过Galaxy这种高段位、结构化的骗局,难度其实极大,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
第一,机构的权威效应太强大
GalaxyDigital的CEOMikeNovogratz本人就是加密市场中的传奇人物。他曾是高盛合伙人,长期在CNBC、彭博社等顶级财经媒体上露面,加上其早年投资比特币、以太坊成功的经历,树立了极高的权威与信誉。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看到这样一位曾经精准预测市场趋势的」行业专家「,亲自站出来推荐一个项目,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心理锚定效应,迅速放松警惕,完全依靠专家的推荐做决策,而放弃了独立思考。
Galaxy正是精准利用了这种权威效应,从而成功操纵市场情绪。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识破这种权威背后的隐秘动机极其困难。
第二,精妙的媒体操作与公关策略
Galaxy在宣传Luna时,曾与多家顶级媒体(如彭博社、CoinTelegraph)展开合作,成功打造出Luna看似真实可信的市场印象。
2021年1月26日的彭博报道清晰显示,Galaxy直接提供虚假数据给彭博,渲染Terra和Luna的强大生态和现实应用场景,制造市场爆发性上涨的假象。
这种媒体上的精准操控,让普通投资者很难产生怀疑。毕竟,普通人看到主流媒体对某个项目的肯定性报道,天然倾向于认为这是经过媒体调查的、客观可靠的信息,极难想到这是精心设计的操控舆论。
第三,Keepthefaith的情绪操控
从心理层面讲,Novogratz的Keepthefaith(坚持信仰)口号极其有效地操控了投资者的情绪。当市场下跌时,普通投资者心里最想听到的就是有人鼓励自己坚持信仰,不要轻易放弃。
这种情绪化的引导,比任何理性的分析都更具穿透力。Novogratz善于利用这种情绪,以充满感染力的话术牢牢控制市场情绪,使得投资者在下跌时仍然不愿卖出,甚至在低位继续加仓,成为接盘的韭菜。
实际上,在Galaxy从高位疯狂出货的时候,普通投资者几乎不可能保持完全清醒的状态。因为当所有人都高喊信仰时,怀疑者会被视为异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3.3小结:能与不能之间的权衡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你能躲过这场骗局吗?
客观地说,这取决于你具备多大的市场知识、投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你足够细心,能够敏锐察觉数据和现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发现每次喊单后的异常套现规律,能够对戏剧性宣传保持警惕,你完全有可能提前识破骗局。
但如果你只是普通投资者,被机构权威光环所迷惑、被媒体精心包装所误导、被情绪化口号所感染,那么在Galaxy精心设计的剧本面前,绝大部分人几乎无法幸免。
市场永远存在贪婪与欺骗,Galaxy的故事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结语在布道与收割之间的那条信任之线,一旦跨越,便成了镰刀的锋刃。每一场骗局的背后,都是一次人性贪婪与恐惧的博弈。
在Galaxy与Luna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权威如何成为收割的工具,媒体如何成为骗局的扩音器,情绪如何成为贪婪的燃料。但归根结底,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财富,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暴富。
信仰本来是投资世界最动人的词汇,但当它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操纵市场,信仰就成为了毒药,最终反噬每一个盲从者。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Galaxy并非单纯的掠夺者。他们早在加密市场还处于蛮荒时期时,就勇敢地站在潮头,为行业注入资本与信心。Novogratz的前瞻眼光和Galaxy对行业规范化所做的贡献,的确推动了加密世界走向主流。他们曾陪伴这个行业经历起伏,见证并推动了一个时代的更替和产业的兴起。遗憾的是,当资本的诱惑与道德的底线发生碰撞,Galaxy没能守住初心,选择了一条不那么光彩的捷径。
真正的投资者,必须明白投资不是依靠权威的指引,更不是寄托于媒体的喧嚣,而是要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因为:你的每一次盲从,都是为骗局买单;而你每一次质疑,都是为自由积攒资本。
从今天起,请记住:
不要迷信权威,要相信数据;
不要盲目追随,要独立思考;
不要被情绪裹挟,要用理性掌控。
毕竟,市场从不仁慈,只有真正保持清醒的人,才配拥有真正的财富自由。
最后,我们应该感谢一下《马丁法案》,希望在《马丁法案》的强大威慑下,KOL们的拉高出货不再那么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