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唾手可得的果实已消失⋯Google首席执行官为何认为「生成式AI未来的路更崎岖」?

2024-12-11 币安交易所

Google 首席执行官皮蔡(Sundar Pichai)在近日的《纽约时报》DealBook峰会上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AI)到了2025年,不太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至少不会超过目前所见的变化。

他进一步指出,AI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缓慢的阶段,未来要想再度出现革命性突破,将需要更多的深层技术突破。

皮蔡指出,随着多家科技巨头推出竞争性的生成式AI模型,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逐渐明朗。目前像OpenAI的ChatGPT、Google的Gemini以及Meta的Llama等语言模型,将继续稳步进行改进,尤其在推理能力和串行完成的可靠性方面会有所提升。然而,这些增长将是渐进式的,而不会带来像过去两年那样的「技术爆炸」。

他也说:「唾手可得的果实已经被摘下,未来的路会更加崎岖。要想达到下一阶段,必须依赖更深层的突破。」尽管如此,皮蔡仍然对AI未来在商业应用方面的潜力充满信心,并预见AI在提升企业效率和创造商业价值方面,会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皮蔡预期:全球数百万人可从事编程

尽管目前AI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获利,皮蔡强调,AI技术的发展将推动企业在多领域的创新,并助力未来职业市场的变革。他指出,AI领域的一些职业,例如AI训练师和提示工程师,薪资水准已经较为可观。据ZipRecruiter的数据,AI训练师的年薪平均超过64,000美元(约新台币207万元),而提示工程师的年薪则超过11万美元(约新台币357万元)。

皮蔡还表示,随着AI技术的普及,编程将成为更多人能够接触的职业。未来,编程不再仅仅是少数高学历人群的专属,而是将成为全球数百万人可从事的职业之一,这一点对于提升大众的职业技能和经济机会至关重要。

AI发展碰壁?奥特曼发文指「并没有」

不同的业界领袖对AI的未来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赞同皮蔡,有的则不。

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技术发展并非线性增长,可能会经历长期的平缓后再度爆发。他在2024年10月的Fast Company创新大会上提到:「工业革命经历了70年的平缓期,然后才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技术发展永远不会是线性的。」

然而,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Sam Altman)却有不同观点,他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指AI发展「没有限制」(there is no wall),暗指AI技术仍处于不断创新的阶段。

 

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站为您提供币安交易所官网的注册地址、加密货币及区块链的科普文章以及行业资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