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潮TechFlow
结束了漫长的蛰伏期,加密市场最近一片热闹,除了势头正盛的Meme与合规概念,许多基建项目也迎来一波涨幅,而懂得及时更新自身的基建项目,可能会在这波热情的牛市中更受市场的青睐。
今日,跨链清算层协议Everclear(@EverclearOrg)在宣布了一项重要升级计划:将NEXT代币升级为CLEAR,并引入创新的vbCLEAR(vote-boundCLEAR)机制。
我们经过了解,发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换币行为,更像是Everclear在跨链基础设施竞争中的一次关键升级。
从数据看清算层的价值重估
当下的跨链生态正面临一个略有尴尬的情况:公链数量突破250条,传统的一对一流动性对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公链在启动初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与各个桥接器、做市商建立合作关系,低效的流动性获取方式成为生态发展的瓶颈。
Everclear通过清算层集中协调全球结算,平台得以实现10倍的再平衡成本优化。正如Everclear自身所言:"Everclear就像是流动性世界的UberPool,通过规模化的匹配和清算,让跨链交易告别了传统的高成本时代。"
在过去三个月的测试版主网运行期间,Everclear已经有了不错的数据表现:跨链交易费用降至0.011%的历史新低,较传统跨链解决方案降低近90%;流动性净额结算率达到50%,意味着每两笔跨链交易就能通过清算层实现一次对冲。连续三个月的3倍增长也证明清算层解决方案并不是市场中的“伪需求”。
基于ArbitrumOrbit的创新
从技术层面来看,Everclear选择基于ArbitrumOrbit构建其清算层基础设施,Orbit技术栈不仅提供了高性能的交易处理能力,同时确保与以太坊生态无缝兼容。
在具体实现上,Everclear的清算层设计采用了独特的双层结构:
基础跨链层:用户通过传统跨链桥(如Routerprotocol、Across、Synapse等)发起跨链交易
清算优化层:专业的Solver(清算者)通过Everclear协议进行跨链清算,显著降低资金成本
这种设计使得Everclear能够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为跨链基础设施提供更高效的清算服务。
换币+质押,清算层经济模型的重新构想
在这个赛道上,Everclear并非独角戏,传统跨链桥如Stargate、HopProtocol等都在不断优化其清算机制。但Everclear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专注于清算层这一细分赛道,通过专业化分工来实现效率的极致提升。本次也正是看准了跨链需求不断增长的市场趋势,进行品牌升级。
质押投票拿奖励的vbCLEAR机制
除了将NEXT代币1:1兑换为CLEAR,此次升级的核心在于vbCLEAR机制的引入。在新机制下,CLEAR代币持有者可以通过质押获得vbCLEAR,从而参与到生态治理中。
vbCLEAR机制拥有一个完整的代币经济循环:
质押机制:CLEAR持有者通过质押获得vbCLEAR
治理投票:vbCLEAR持有者参与排放分配的决策,包括投票决定将流动性激励(排放)引导至特定链和Slover
激励分配:根据投票结果,向各链上的Solver分配激励
费用回馈:vbCLEAR持有者可以获得两类奖励
协议费用:分享求解者和用户使用Everclear流动性清算系统支付的动态费用(目前根据交易情况在0.2-1个基点之间)
季度激励:固定奖励池,如第一季度的175万CLEAR,分配给vbCLEAR持有者
Season1季度激励计划
为确保升级后的生态快速启动,Everclear推出了首期季度激励计划Season1。从12月6日启动的为期三个月的激励季中,项目将释放1.75MCLEAR代币和70ETH的奖励池。
通过创造一个自驱动的正向飞轮:越多的质押带来越精准的流动性配置,进而吸引更多的交易量,最终回馈给生态参与者。
小结
Everclear的这次升级,本质上是一次押注未来的战略布局。清算层作为跨链基础设施的细分赛道具有长期价值,而Everclear的创新尝试为这一赛道带来了更多样的参与方式。
vbCLEAR机制平衡了治理权、经济激励和市场效率,为解决跨链流动性困境提供新思路。Season1的高额激励虽提供了较好入场机会,但市场参与者仍需谨慎参与,关注项目升级后的实际运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