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币(LTC)要转型当 MEME 币?“自嘲式”贴文引发市场跟风潮
作者:Nancy,PANews
“鉴于当前的市场情况,现在认同LTC是一种MEME币”,老牌矿币莱特币近日率先发声后,迅速掀起一股围绕著MEME币的行销潮流,多家机构和项目纷纷跟风。
莱特币等加密货币项目将自身定位为MEME币的调侃,其实也彰显出当前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现象:许多曾经以繁复华丽的技术术语为卖点的项目,在无人问津后实际早已沦为另一种形式的MEME币。
鉴于当前的市场情况,我现在认同自己是个MEME币…“比特金,莱特银”,曾经是业内口耳相传的标语,也象征了莱特币曾经的地位,然而,在这一轮牛市行情中,比特币屡创新高,莱特币却未能同步跟涨。出乎意料的是,莱特币在自嘲性地自封MEME币后,反而刺激了价格的短期上涨,也为这个老牌项目带来新的话题性和关注度。
11月15日,莱特币官方X帐号发文表示,“鉴于当前的市场状况,现在认同LTC是一种MEME币。”此推文发布后,除了带来价格的短暂提振,也激起市场关注和热议。在这则贴文的评论区,众多社群用户和项目纷纷为其“献计献策”,并衍生出不少MEME币。
其中,MEME币头牌DOGE更是亲自为莱特币设计了MEME吉祥物形象,且与马斯克经常互动的网红greg还为其取名“LESTER”,greg也是公认的DOGE新任“CEO”。
随后,LESTER这一形像在社群中迅速传播开来。DEXScreener数据显示,LESTER在上线不到一天内市值最高飙升近1亿美元,足以可见市场的参与热情。
同时,例如Polygon、Yearn.finance、TRONDAO、MantaNetwork、IoTeX、OKXWallet、Renzo和Franklin等各路项目、机构和大咖纷纷模仿莱特币的贴文玩梗。
值得一提的是,Coinbase在与莱特币互动中,社群也为其设计了相关MEME形象并获得官方认可,相关MEME也受到一定的市场关注度。
MEME文化兴起背后,传统加密货币项目亟待破局被赋予各种有趣的标签和叙事的MEME文化,正在深刻改变加密货币市场的玩法。尽管这类资产本身缺乏实质的技术创新,但透过社群媒体的广泛炒作、社群文化的推动以及网路效应的放大,其价值也在迅速飙升。
根据CoinGecko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MEME币的市场规模已突破1,400亿美元。其中,过去24小时,交易量Top20的加密货币中,除了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主流资产,以及USDT等稳定币外,有7个均为MEME币,也意味着这类项目占据市场大量流动性。
不仅如此,根据CryptoRank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市值表现前5名的叙事赛道中,MEME币在回报上显著优于RWA、AI类资产,表现同样出色的PolitiFi代币实际上也属于政治主题的MEME。
而随著MEME币带货王马斯克再次“出击”后,DOGE、Pnut等强势上涨,以及美国网路券商Robinhood上架PEPE等事件,MEME币正在斩获更多的市场关注度和参与力。马斯克也在近期评论赞同“未来4年MEME币将会盛行”的观念。
专注MEME币的交易应用Moonshot近期披露,平台法币流入创新纪录,非加密货币原生用户正在大量涌入。顶级交易员Eugene则认为,近期DOGE突破上涨意味着所有其他MEME币市值的上限也会成比例上涨。
先前估值10亿美元是上限,现在只是起点。加密KOLMurad更是直言,千禧世代、Z世代买不起房子,所以他们将转而购买MEME币,并预言前市场正处于MEME币超级周期的早期阶段,将诞生7、8个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数位部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曾凭借技术创新和前景蓝图风头一时的加密货币项目,在市场降温与竞争加剧的双重夹击下,已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更严峻的是,许多加密货币项目普遍面临“解锁期”带来的卖压挑战,大量早期投资者和VC的抛售不仅加剧了代币价格的持续走低,更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而市场资金的撤离与用户流动性的枯竭,也让加密货币项目的持续发展愈发困难。某种程度上,这些曾被寄予厚望的加密货币项目,正逐渐变成包装了技术外壳的MEME币。
不可否认的是,MEME币透过社群媒体的放大效应和社群的情感共鸣,正迅速重塑投资者的行为和市场生态。莱特币等自嘲式贴文,也反映出单纯依赖科技创新与长远规划已难以确保加密货币项目的持续稳健成长。
(以上内容获合作伙伴PANews 授权节录及转载,原文连结 )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意见,不代表区块客观点和立场,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决策与交易,对投资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间接损失作者及区块客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莱特币(LTC)要转型当MEME币?“自嘲式”贴文引发市场跟风潮〉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区块客》。